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周易爻辞典故

周易爻辞典故

我来帮TA回答

易经64卦卦辞爻辞表

内容来自用户:不方不圆客

易经64卦卦辞、爻辞表
序号|卦名|卦辞|爻 辞|
初爻|二爻|三爻|四爻|五爻|六爻|
 1|乾|元,亨,利,贞|潜龙,勿用|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|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|或跃在渊,无咎|飞龙在天,利见大人|亢龙,有悔。见群龙无首,吉。|
 2|坤|元亨。利牝马之贞。君子有攸往,先迷,后得主,利。西南得朋,东北丧朋。安贞吉。|履霜,坚冰至。 |直、方、大,不习,无不利|含章,可贞,或从王事,无成有终。|括囊,无咎无誉|黄裳,元吉|龙战于野,其血玄黄利永贞|
 |屯|元亨,利贞。勿用有攸往。利建侯|磐桓,利居贞。利建侯|屯如邅如,乘马班如。匪寇,婚媾。女子贞不字,十年乃字。 |即鹿无虞,惟入于林中,君子几不如舍,往吝。 |乘马班如,求婚媾。往吉,无不利。|屯其膏,小,贞吉;大,贞凶。|乘马班如,泣血涟如|
 |蒙|亨。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。初筮告,再三渎,渎则不告。利贞。|发蒙,利用刑人,用说桎梏,以往吝|包蒙,吉。纳妇,吉。子克家。|勿用取女,见金夫,不有躬。无攸利。 |困蒙,吝。|童蒙,吉。 |击蒙,不利为寇,利御寇。|
 |需|有孚,光亨。贞吉,利涉大川。|需于郊,利用恒,无咎。|需于沙,小有言,终吉。|需于泥,致寇至。|需于血,出自穴。 |需于酒食,贞吉。|入于穴,有不速之客三人来,敬之终吉。|
 |讼|有孚窒惕,中吉,终凶。利见大人。不利涉大川。

《周易》中的卦辞和爻辞是如何由来的?

《周易》中用‘—’和‘--’两个最基本的符号代表阳和阴;把这两种符号迭列三层,如三(乾)、三(坤)等,可以形成八种组合形式,称为八卦;用八卦的卦象两两重迭,又能组合成六十四卦;六十四卦每卦又有六爻。六十四卦每卦有卦辞,每爻有爻辞,分别阐述各卦各爻的意义,卦辞和爻辞是《周易》的经文。

易经中的彖辞、象辞、爻辞各指什么

彖,象是易传的重要做成部分,分别对64卦及64卦的384爻做有诠释,诠释卦的叫卦辞,诠释爻的叫爻辞

<周易>里卦辞和爻辞是什么关系?

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483201.htm

《周易》《易经》和《易传》有什么区别?

1,《周易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,上古《周易》指的就是《易经》,与《连山》,《归藏》并称《三易》。现在广义上的《周易》包括《易经》和《易传》。
2,《易经》一般指六十四卦经文,包括挂画,64卦卦辞与386爻爻辞(含乾坤用九,用六)。
3,《易传》解释《易经》的,传说为孔子所做,共7种10篇,分别是《彖传》上下篇,《象传》上下篇,《文言传》《系辞传》上下篇《说卦传》《序卦传》《杂卦传》。自汉代起它们又被称作十翼。

周易跟易经一样吗?有什么区别

易经的由来和内涵作为一门完整的学问体系。
“人更三世,世历三古”而成《周易》。
今天所见到的《易经》正确名称应该是《周易》(又称包羲易学),。
夏商周三朝各有一部【易经】。
夏朝(约公元前2033年到公元前1562年) 《连山》易学(又称神农易学)首卦是【艮】卦,因为夏朝的祖先叫连山氏,而【艮】卦是山的意思,也是止的意思,所以夏【易】叫【连山】。
而商朝的易经(约公元前1562年到公元前1066年)《归藏》易学(又称尧舜易学)。是因为商朝重母统,王位是兄死弟即,所以首卦为【坤】,而坤则是母亲的象征。
到了周朝,则因为周朝重父统,父死子继,所以这时的【易经】叫【周易】,首卦为【乾】,而乾则是父亲的象征。
由此看来,【易经】的传承是有序并在不同的时代而各有侧重的。
现代人研究《易经》,要分三个阶段,:
(一)夏朝之前,为原始的巫史时期。是人类观察天、地、人的发展变化从初步感觉至认识;从摸索至实用的蒙胧时期。总而言之,谁掌握了知识,谁就掌握了天下的时期。
(二)夏商至周这一段时期为模式时期。八卦是人类摹仿原始太极图的演义而成型的;六十四卦的排例,三百八十四爻的成型,是原自八卦的排列组合。人类在口教身传、甲骨记事、专人从事、各科归纳的基础上确定了卦和卦辞与爻辞的《易经》模式。
(三)周朝至汉是《易经》从理论上发展、补充、完善的时期。从实际操作上是旺盛走向衰落的时期。从汉以后,《易经》的发展,在操作和推算中渐渐地脱离了《易经》的理论模式。
-------------- 望采纳,谢谢!